俯望武汉西北,一条绵长的山水“绿楔”顺着汉江、府河蜿蜒嵌入武汉中心城区,这里就是山水相依、因湖得名的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(东西湖区)。
绿楔,是指从城市外围由宽逐渐变窄楔入城市的大型绿地,可以比较集中地将城郊生态信息导入城市,对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,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作用显著。
作为武汉西北部的生态门户,武汉临空港江、河、湖、林、山、湿地密布,生态资源密集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,如何保护生态环境?去年以来,该区深入贯彻生态文明建设指导思想,以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为抓手,推动全区生态提质、治污提速,确保蓝天、碧水、绿地这三种生态底色“不褪色”,绘就一幅山青水绿的民生画卷。
“临空港蓝”生态武汉代表色
9月12日,临空港经开区吴家山中学教学楼顶上,一台空气质量监测仪正嘀嘀作响,监测数据实时上传至国家环境监测总站。据介绍,该监测点是武汉市9个国家级空气质量监测点之一,直接影响着武汉市空气质量指数。
责任带来压力。近年来,武汉临空港经开区以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为抓手,全区动员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。区环保局介绍,除严控工业源污染达标排放外,目前该区空气污染源主要来自道路扬尘、施工工地扬尘、机动车尾气等因素影响,“这决定了全区空气治理是个‘精细活’,必须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,实现‘横到边、竖到角’全方位治理”。
整治燃煤锅炉。拿出上千万元补贴,鼓励相关工业企业提前拆除或升级燃煤锅炉,改造成清洁能源,截至目前共完成189台燃煤锅炉拆除改造,其中2017年完成166台燃煤锅炉拆除改造工作。
治理秸秆焚烧。疏堵结合,不仅严格监管,还在东山、慈惠等街道办事处配套了秸秆综合利用设施,“吃”进秸秆、树枝,“吐”出烷类可燃气体,一个可燃气储罐可满足1000户农民一天用气。
了解更多燃煤改燃气锅炉资讯:http://www.zgsxgl.com